Dr YIP, Cheuk Wai    葉倬瑋 博士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Studies
Contact
ORCiD
0000-0001-5160-8110
Phone
(852) 2948 7202
Email
chwaiyip@eduhk.hk
Address
10 Lo Ping Road, Tai Po,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Research Interests

中國古代文學、物質文化與文學、文學批評、民國時期對古典文學的研究、早期香港文學

Research Interests

中國古代文學、物質文化與文學、文學批評、民國時期對古典文學的研究、早期香港文學

Research Outputs

Scholarly Books, Monographs and Chapters
Research book or monograph (author)
葉倬瑋 (2013)。 翁方綱詩學研究。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Ye Zhuowei (2013). Emotion is What Matters: Chinese Literature. Beijing: Beijing Publishing Group, Beijing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葉倬瑋 (2013)。 情意流轉——中國文學。北京: 北京出版集團、北京教育出版社。本書另有香港繁體中文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 臺灣繁體中文版:臺北:風格司藝術創作坊,2015年。。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 (2008)。 追踪錯別字。香港: 星島出版有限公司。
Chapter in an edited book (author)
葉倬瑋 (2022). 論董千里的「三毫子小說」. 葉倬瑋、陳智德、賴宇曼、李卓賢編, 《落葉飛花──香港三毫子小說研究》 (110-123). 香港: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葉倬瑋 (2020)。 直觀、想像與知識的融合——「現地研究」於詩歌教學的應用。輯於何志恆、馮志弘、李婉薇編, 《多媒體與中國語文及文化教學》 (105-134)。香港: 學術專業圖書中心。
葉倬瑋 (2009)。 少陵自有連城璧 借問如何權合離——論翁方綱的重塑杜甫。曹虹、蔣寅、張宏生主編, 清代文學研究集刊 (284-308)。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Edited book (editor)
黃冠翔、葉倬瑋 (2023). 字造海洋——香港‧文學‧海洋讀本.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葉倬瑋、陳智德、賴宇曼、李卓賢編 (2022). 落葉飛花——香港三毫子小說研究. 香港: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Journal Publications
Publication in refereed journal
葉倬瑋 (2021)。 考據不可為詩﹖——袁枚及性靈派的考訂詩創作與考訂詩對比興傳統的反撥。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30,635-688。
葉倬瑋 (2020)。 建初銅尺的考訂與詩——乾嘉考訂家的物緣與詩情。 中國文化,52,340-349。
葉倬瑋 (2020)。 以詩為物——論乾嘉印學與印歌。 馬來西亞漢學刊,4,51-76。
葉倬瑋 (2020)。 侯汝華與香港文學的結緣——兼論香港文學如何抵抗遺忘。 臺大中文學報,69,199-238。
葉倬瑋 (2019)。 從傳統史觀到現代文學觀的轉化——民國時期關於古代作家的「評傳」和「事蹟考」寫作。 東亞觀念史集刊,14,169-219。
葉倬瑋 (2019)。 一件南明烈士遺物的流轉——考訂詩對抒情、節義的收編。 中國文化,49,152-165。
葉倬瑋 (2018)。 「現代」的植入與古代文學知識的傳播——以民國時期黃仲則叢書選本出版為例。 中國文學學報,9,249-272。
葉倬瑋、張歡歡、郭禹昆 (2018)。 「現地研究」與詩歌教學:李商隱詩的教學個案。 國際中文教育學報,4,111-144。
葉倬瑋 (2018)。 在兩道夾縫中綻放:《紅豆》編輯格局探析。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 3 期,頁 61-93。
葉倬瑋 (2017)。 文物之光下的話語建構與不朽追求——論翁方綱的金石詩。 政大中文學報,第28期,103-140。
葉倬瑋 (2013)。 抒情傳統與現代——黃仲則詩在民國。 淡江中文學報,29,407-437。
葉倬瑋 (2010)。 論翁方綱《小石帆亭著錄》對「神韻」的解釋。 東華人文學報,16,67-101。
葉倬瑋 (2006)。 論劉以鬯1966-1976年間小說裡「收藏家」的形象及其意涵。 城市文藝,1(7),43-48。

Conference Papers
Invited conference paper
葉倬瑋 (2024,1). 海的現代抒情之完成﹖1950年代香港文學的海洋書寫。中國文藝研究會二零二四年一月例會:香港文學特輯,日本。
葉倬瑋 (2023, August). 在地化的紙上荷里活 ——《A.B.C小說叢》的美洲凝視. 第二屆三毫子小說研討會, 香港.
葉倬瑋 (2023, July). 光孝寺的人文地理研究——藝林屬性的建構及清初的一段變奏. 明清詩文研究會, 香港.
葉倬瑋 (2022,1). 詩歌情景的數位復現 ——古典詩歌教學的實踐。「數位人文與文學研究」工作坊,香港。
葉倬瑋 (2021,3). 廣州光孝寺的人文地理研究——廢墟與遺民。嶺南文化研究國際學術會議「再論近代嶺南文化與世界:物質文化、精神領域及情感結構」,香港。
葉倬瑋 (2020,11). 性靈、考據與詩——袁枚及性靈派的考訂詩。跨類與出位:2020中國文學批評研究工作坊,臺灣。
葉倬瑋 (2019,8). 考訂詩對抒情、節義的收編。「方法、理論與視野:中國古典文學之新詮釋」 第五屆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葉倬瑋 (2019,7). 無法告別香港的「侯汝華」。香港文學與文化研究研習坊,臺北。
葉倬瑋 (2018,12). 一件來歷不明的文物與乾隆時期考訂詩對「抒情」的處理。「文學批評與人生 ── 第四屆兩岸四地華文文學講座」,香港。
葉倬瑋 (2018,12). 一件南明烈士遺物的流轉——考訂詩對抒情、節義的收編。文學的史料性和史料的文學性 ——明清學術新思路青年工作坊,廣州。
葉倬瑋 (2018,11). 讓古人也戀愛至上——民國時期戀愛論、廚川白村熱潮與古代作家研究。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第十四屆年會暨五四文學經驗與現代文論的中國建構全國學術研討會,北京。
葉倬瑋 (2018,8). 「現代」的植入與古代文學知識的傳播——以民國時期黃仲則叢書選本出版為例。「知識、觀念和時代性:近世以降的中國文學與文化」第四屆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葉倬瑋 (2018,7). 「現代」的植入與傳播——以民國時期黃仲則選本出版為例。近現代報刊文獻與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長春。
葉倬瑋 (2016,6). 民國時期「事跡考」考論。發表於「推陳致新:清末民初文學文化轉折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葉倬瑋 (2016,1). 法之往上流——明人論唐詩之起結。「抒情」與「詩藝」:中國文學批評研討會,香港。
葉倬瑋 (2013,5). 抒情傳統與現代——黃仲則詩在民國。第十三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Refereed conference paper
葉倬瑋 (2024,3). 乾隆時期京師的城市空間與旅京文人心理——以黄仲則兩次城内旅遊爲例。文學文化與明清詩文研究學術研討會,上海。
葉倬瑋 (2021,12). 論碑無字的詩境與無字碑詩的考據──興、物和知識的關係再思。感受、類推與寄託-「興」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
葉倬瑋 (2014,5). 小說如何自傳——比讀〈老門生三世報恩〉與〈葉生〉。論文發表於今古齊觀:中國文學中的古典與現代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All Other Outputs
Other outputs
葉倬瑋 (2024)。 1950年代香港的文學與海洋。上海
葉倬瑋 (2023). 琉璃廠、陶然亭、法源寺——盛清京城的文化三角地與旅京文人的心理. 香港: 新亞研究所.
葉倬瑋 (2023). 三毫子小說增值法(講座). 香港: 商務印書館.
葉倬瑋 (2022). 如何撿拾落葉飛花——三毫子小說的保存與活化(講座). 香港: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葉倬瑋 (2022)。 乾隆盛世的古物鑑賞與寫物方式(講座)。香港: 香港公共圖書館。
葉倬瑋 (2018)。 金石詩的流行與一個天才詩人之死(講座)。香港: 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葉倬瑋 (2017)。 中國儒家思想——責任與承擔(講座)。香港: 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
葉倬瑋 (2016)。 從八卦中尋找現代性——民國時期的古代作家傳記寫作(講座)。深圳: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葉倬瑋 (2016)。 漫談新派武俠小說(講座)。香港: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教育同學會。
葉倬瑋 (2015)。 歷史的互文:陳鴻〈長恨歌傳〉的書寫(講座)。香港: 香港公開大學。
葉倬瑋 (2015)。 在哪個高度重新出發——「師範」與「教育」之選擇(評論文章)。香港: 《明報》觀點版。
葉倬瑋 (2014)。 明清小說的抒情之筆(講座)。香港: 香港公開大學。
葉倬瑋 (2014)。 民國時期黃仲則選本的結構方式(講座)。香港: 香港教育學院。
葉倬瑋 (2014)。 山水詩的人文旅行(講座)。香港: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教育同學會。
葉倬瑋 (2012)。 『格調』與明清文學批評(講座)。香港: 香港公開大學。

Projects

Development of OCR Machine Learning Engine for Hong Kong Newspapers and Literary Magazines

Project Start Year: 2024,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YIP, Cheuk Wai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Translating Hong Kong Literature into English
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 Translating Hong Kong Literature into English is inspired by the comprehensive them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contained in the EdUHK Strategic Plan
2016-2025, and aims to translate a selection of poetry, prose, fiction, and articles collected under the Compendium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1919-1949 《香港文學大系》 (the Compendium) into
English.

Project Start Year: 2022,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YIP, Cheuk Wai

 
大埔文縱——新界東文學推廣計劃
大埔文縱──新界東文學推廣計劃 (下稱本計劃)擬對二十世紀初至今大埔文學與文化資料作全面研究,配合編選、展覽與導賞工作。旨在發掘不同時期及類型的重要香
港文藝作品,重提受到忽略的重要地區作家或文人,重塑地區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重探文化景點與史跡,梳理大埔的文學與文化發展脈絡,宣傳及推廣大埔文學、文化
及觀光。在「大埔文學」的理念下實現上述各種可能。

Project Start Year: 2022,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YIP, Cheuk Wai

 
Provision of Enhanced Support to Senior Year (SY) and New First-year- first-degree (FYFD) Education-plus Programmes
This project aims to address the specific needs of students of Senior Year (SY) programmes and provide them with enhanced support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during their stay on the programme. Surveys will be conducted to gaug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vision of support to the respective programmes in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publicity/ programme promotion, faculty/programme-based induction, academic advising, career support, language enhancement, entrepreneurial skills and internship experience.
Project Start Year: 2022,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LEE, Chi Kin, John, CHENG, May Hung, May, YU, Kwan Wai, Eric, YEUNG, Siu Sze, HUI, King Fai, Sammy, TANG, Yee Fan, Sylvia, CHENG, Wing Yi, Rebecca, LEE, Fung King, Jackie, TSANG, Po Keung, Eric, JIN, Jing, CHEN, Hsueh Chu, LAU, Leung Kwok, Prudence, CHENG, Po Ying, Sidney, CHENG, Chi Keung, Eric, KAM, Wai Keung, Kevin, CHANG, Tsung-chi, Hawk (YIP, Cheuk Wai as Co-Investigator)

 
乾隆嘉慶考訂詩研究:資料與架構
清代乾嘉兩朝國勢強盛,考據學盛行,流而為詩歌,出現了考訂詩的寫作潮流。考訂詩寫作潮流維持了約一百年,這種詩歌以各種文物的考訂為主題,重視資料的爬梳選擇,大多以古詩及歌行體寫作。詩歌史和詩歌批評對以學為詩多予批評,認為其損害詩歌的形象性和抒情特點,故一直排斥這種詩歌;要麼一面倒批評,要麼讓它們在詩歌史中失踪。然而,一種詩體能興盛百年,自應有各方面的條件造成,僅憑依既定的詩歌史大敘述是無法反映它的真實價值。畢竟,這種詩歌在當時是跨流派(浙派的厲鶚、杭世駿,肌理派的翁方綱,性靈派的袁枚、楊芳燦)、跨地域(北京、廣州、杭州等地)、跨階層(名臣如王昶、紀昀,學者如桂馥、黃易,布衣文人如黃景仁等)如此廣泛地流行。而且,考訂詩出現在物質文化極為豐盛的乾嘉時期,不同的「物」在考訂詩和文圈中也有不同意義;以具體個案研究引入不同的研究視角,當能藉此觀察物質、人與文學的關係,對清代詩歌的價值產生新的理解。
Project Start Year: 2022,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YIP, Cheuk Wai

 
Residence and Hong Kong Literature 1945-1970
Residence and Hong Kong Literature 1945-1970 is a large-scale project, taking the concept of everyday living space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project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residence and Hong Kong literature from 1945 to 1970.
Project Start Year: 2021,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YIP, Cheuk Wai

 
Simulation Game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Production and Promotion in Education Sector
This is a a detective adventure simulation video game (SLG) based on more than 20 thirty-cent novels(San hao zi novels, A genre of pulp fiction that each pulp book was most often priced at HKD30 cents)which were published and widely consumed by the public in the 1950s.
Project Start Year: 2020,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YIP, Cheuk Wai 葉倬瑋

 
University Enhancement of ePortfolio for Reflective Learning Phase II
University Enhancement of ePortfolio for Reflective Learning Phase II
Project Start Year: 2020,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LEE, Chi Kin John 李子建, CHENG, May Hung May 鄭美紅, LIM, Cher Ping 林質彬, TSANG, Po Keung Eric 曾寶強, KONG, Siu Cheung 江紹祥, LEE, Fung King Jackie 李鳳琼, KAM, Wai Keung Kevin 甘偉強, CHENG, Nga Yee Irene 鄭雅儀 (YIP, Cheuk Wai 葉倬瑋 as Co-Investigator)

 
A Study of the Thirty Cents Novels in 1950-1960s (1950-1960年代三毫子小說研究計劃)
本計劃整理及編彙專家學者的文章,編撰一部三毫子小說論著匯編,有系統地保存歷年來有關三毫子小說的論述,並結合香港文化歷史,對相關資料作出綜合分析。推廣教育方面,本計劃期望舉辦一場大型座談會暨展覽,由本書編著者主講及討論,並於網上直播及存錄,惠及本地及海外公眾,同場展出本中心所藏三毫子小說,讓公眾重拾1950-60年代之三毫子小說世界。
Project Start Year: 2019,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CHAN, Chi Tak, YIP, Cheuk Wai

 
The Luster of Cultural Relics and Self Imagination: A Study on the Phenomena of Adding Textual Research into Poetic Writing in the Qianlong and Jiaqing Period (文物之光與自我想像---清代乾嘉時期的考據入詩現象研究)
..
Project Start Year: 2019,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YIP, Cheuk Wai 葉倬瑋

 
The Compendium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for Preparation of the Impact Case Study for RAE2020
Project Start Year: 2019,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CHAN KWOK KOU, LEONARD 陳國球, YIP, Cheuk Wai 葉倬瑋

 
Compendium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1950-1969
The project is the second series of the Hong Kong literature compendium project. It will be formally launched in 2019 to 2020.
Project Start Year: 2017,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CHAN KWOK KOU, LEONARD 陳國球, YIP, Cheuk Wai 葉倬瑋

 
李商隠詩的現地研究與教學
本研究利用現有「現地研究」成果,開發針對李商隱詩歌的「現地研究教材」,應用在「LIT3013專家詩」教學上。以電子學習(e-learning)、混成學習(blended learning)原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鑑賞詩歌能力,加深歷史文化認識,最終達到教學成效的提升。
Project Start Year: 2017,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YIP, Cheuk Wai 葉倬瑋

 
「抒情」概念與民國時期的古代文學研究:以李商隱和黃仲則研究為例
本研究聚焦於民國時期的古代文學研究,並以個案研究作為主要方法。1917年文學革命後,古代文學不斷受抨擊。然而細察民國時期的古代文學研究,會發現無論在研究視域、目的、方法、抑或採用資源,這時期的古代文學研究都與以往的不同;其中,抒情概念元素的置入與提倡是最為觸目的一處,而這又與新文學背景息息相關。至於李商隱和黃仲則兩位古代詩人,在這段時期廣受關注,並且有大量研究成果。故本研究以之切入,能具體而深入地分析以下問題:1. 1917-1949年的古代文學研究與新文學背景的關係;2. 此時期將「抒情」元素概念置入古代文學研究的方法和意義;3. 此時期的研究成果的現代性與學術史意義。本研究將搜羅、整理和分析這時期的報章副刊、文藝雜誌,出版書刊等相關的文本資料,以論文和專書形式分享研究成果。
Project Start Year: 2016,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YIP, Cheuk Wai 葉倬瑋

 
The Rece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Period of Mingguo (1917-1949): Start from the Research Works of Poetry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the Studies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ingguo period and uses case studies as 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
Project Start Year: 2015,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YIP, Cheuk Wai 葉倬瑋

 
Prizes and awards

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奬(社會科學)
「香港出版雙年獎」每兩年評選及頒發一次,旨在為行業設立具公信力、認受性、權威性與有價值的出版獎項。透過公開報名參選、以公平、公正、專業的評選程序和機制,選出各獎項,對表現卓越的香港出版物和作者、出版團隊給予肯定和表彰,藉以提升出版水平。
Date of receipt: 20/7/2023, Conferred by: 香港出版學會
 
第11屆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思想品德、人文歷史類)
此推薦書目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在339間出版社報送的1300種圖書中,選出100種精品圖書,包括26種思想品德人文歷史類、25種科學科普百科知識類、12種童畫書低幼啟蒙類、37種少兒文學讀物類。
Date of receipt: 1/5/2014, Conferred by: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